2007年2月15日

没有“排外感”的南京

今日有朋友自远方来,攀谈之余,朋友不无感慨在南京求学十载的快乐时光。
他说:在他看来,南京没有"排外感"。南京为什么没有"排外感"呢?生于斯长于斯
的我,平生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
城市本来就是人来人往,从现实角度上看似乎没有一座城市是"排外"的;但对
于成长于该城市的人来说,如果该城市不能从心理上"亲近",必然有种外来过客之
感,而该城市对于他则具有某种"排外感"。
从物质上看,如果该城市比外来者具有太强烈的物质差异,易使他产生"外来
感"。一个从物质贫乏地区来的人,对于灯红酒绿的大都会总会有种因"物质差异"
带来的"心理落差"。而如果这座城市相对于周边地区长期处于经济绝对优势地位,
则这种"物质差异"会在本地人与外来人心理产生持久积淀,成为酝酿"排外文化"的
温床。
从文化上看,如果该城市具有特异性的文化氛围,也会为外来者融入该城市的
生活带来很大的障碍。比如独特的城市方言,以及与方言相联系的语言惯例与思维
方式,会使外来者很难听懂本地人的对话,很难了解本地人的真实感受,从而很难
与本地人进行情感交流。这种"文化壁垒"势必带来"隔阂感"。
就物质上来看,南京似乎不具有这样的"排外性"。南京虽然是历史名城,经济
重镇,但由于其处于历来物质富足的苏浙地区,在经济上并不绝对突出。在古代,
苏州、杭州、扬州等城市里聚集了一大批富足的商人,其各自经济规模不低于作为
区域行政中心的南京。而到近代,上海的崛起,使南京在经济上远不能与之抗衡,
因此相对于这些城市,南京没有高度资本积聚所带来的物质压抑感。
而从文化角度,南京似乎更具包容性。南京方言,对于其他地区来到苏浙的
人,属于北方语系的南京话是相对于周遭的上海、扬州、苏州、浙江等则属于南方
语系的方言好懂得多。由于明清两代南京作为科举考试中心,汇聚了八方文人,又
促进了南京本地文化的开放和与其它区域文化的融合。在桨声灯影的秦淮河上,多
少湖广才子与苏浙文人凭舟对诗,畅谈天下:这几百年的文化汇聚与沉淀,使南京
具有更多地域的文化气息,从而来自不同地域的人都能在这座城市的固有文化中或
多或少地找到祖籍文化的影子。
浅浅一言,细细一思,不禁宛然一笑。生于长于这样一座城市,难道不是一种
幸福吗?

2007年2月14日

成为童话的历史

今天和晓青去看电影,一部美国喜剧片《博物馆的奇妙之夜》。非常典型的美式喜
剧,古怪奇幻的题材、平庸但体现伟大气质的小人物、笑料百出的动物以及绚丽逼
真的视觉特效。虽然没有什么太多深刻的主题,但两个小时的欢笑仍是"物有所值"
的电影。
其实这体现了当代突出的反文化思潮后的文化回归感。博物馆是传统文化的象征,
其标识一种对于人类历史的尊重与继承。而在电影开端,博物馆门可罗雀,反映了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眼前物质利益的关注已经远远超出了对于人类历史的认知。这
就像电影中主人公在询问印第安女向导匪徒的汽车如何逃遁一样的,虽然真相就在
不远处,但如果没有古代先贤的指点,现代人是无法了解的。古典的文学、古代的
哲学以及历史本身,其并不是能帮助现代人洞悉未来的武器,但其确是帮助现代人
抬起头向前看的工具。所以在今天,古典文化回归是对于现代文化的反思。这种反
思的表现又常常是以一种奇特的思想展现:有的借助魔幻,有的借助反讽,有的借
助恶搞。很显然,今天这部影片是属于第三类型。当不同历史年代的人和物在同一
个殿堂中嬉戏跳着现代舞蹈开着派对时,在思想上导演将苦涩的历史磨成粉、灌上
奇幻的牛奶、加入天真的糖精,溶值成一块童话般的历史巧克力。